核心提示:南京军区某部“硬骨头六连”在全军率先列装我国自主研制的最先进两栖步战车后,凭借战争年代形成的过硬战斗精神,用1年时间就使新战车当年形成战斗力,锻造成新型两栖劲旅。
南京军区某部“硬骨头六连”
率先列装我国自主研制的最先进两栖步战车
1998年,“硬六连”由传统步兵连改制换装成两栖机械化连
新华网7月18日报道 南京军区某部“硬骨头六连”在全军率先列装我国自主研制的最先进两栖步战车后,凭借战争年代形成的过硬战斗精神,用1年时间就使新战车当年形成战斗力,锻造成新型两栖劲旅。
10余年来,这支全军唯一一支两次被国防部和中央军委授予荣誉称号的连队,?shy;历了两次大规模换装。
1998年,“硬六连”由传统步兵连改制换装成两栖机械化连。如同当年从骡马化到摩托化,再到机械化、信息化那样,六连又熟练驾控最先进战车,实现战斗力的历史性跨越——具备全员额、全装备下海,复杂天候、多潮位抢滩登陆能力,被誉为“陆军海战第一连”。
“同10年前相比,这次新列装的两栖步战车,集火炮、导弹、机枪等多种火力于一体,配备了车长任务终端和导航系统,技术含量高,操作控制复杂。”现任连长王勇敢对新华社记者说。
如此罕见的换装频率,“硬六连”凭什么,每一次均在最短时间内成建制形成作战能力?
用硬骨头精神练就两栖本领
“战斗精神!”曾?shy;的“硬六连”连长、现任“硬六连”所在团参谋长贾新军说,“无论何时,六连始终大力弘扬不断赋予时代内?shy;的‘硬骨头精神’,紧紧围绕英勇善战、献身使命,建设过硬连队。”
2008年初,当得知连队即将列装新型两栖步战车时,时任连长俞树明率领30多位技术骨干,提前到厂家与厂所师傅一起,学习、探讨、训练,确保新装备一到位,官兵就立即能上装操作。
白天,官兵们一身汗一身泥;晚上,他们又凑在一起,总结梳理训练步骤、动作要领、心得体会以及疑难问题。他们迅速梳理出新装备的战术要点、训练指导法、训练口诀、疑难解答等,编写10多万字的教材资料,?shy;盖车长、驾驶、炮手等170多个专业训练课目,为新装备列装后的训练探索了方法。
3月下旬,当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某新型两栖步战车缓缓驶进团队大门时,团里立即将有关新装备的20余个示范课目,全部交给六连。
六连迅速成立数个攻关小组,重新区分人员职责,调整班排战斗?shy;同动作?shy;?shy;新装备列装不到1个月,六连每一名官兵就能熟练操作使用新战车;列装不到2个月,连队就向军区领导作了“某新型两栖步战车排对多种目标打法”的汇报演示;列装仅5个月,海上射击打出优秀成绩。
这是一场近似实战的海上演习。空中战鹰呼啸,海上舰艇穿梭,岸上炮火轰鸣?shy;?shy;六连官兵驾驶着新战车展开直航攻击。
“左转向30度!”“锁定航向!”“抢滩登陆,执行!”指挥车内,连长王勇敢打开指挥控制系统,熟练地在三维电子地图上标绘出进攻目标和线路,将命令迅速传给其他战车。
刹那间,战车编成战斗队形,冒着重重炮火,斗风浪,越障?shy;,穿雷区,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负隅顽抗的岸滩之“敌”发起攻击?shy;?shy;
六连列装新战车后的首次两栖机械化作战演练,取得圆满成功!
苦练加巧练,这个在陆军中享有盛誉的传统步兵连队,驾控新型战车实现全团第一个下海、第一个组织实弹射击、第一个单装形成战斗力、第一个组织连进攻等“六个第一”。 (本文来源:新华网 作者:梅世雄)
六连具备全员额、全装备下海,复杂天候、多潮位抢滩登陆能力,被誉为“陆军海战第一连”。
在实战性的锤炼中铸就战斗力
六连不断实现战斗力的历史性跃升,源于他们坚持“用打仗的标准要求官兵,用实战的环境摔打部队”。
这是一次师组织的两栖装甲步兵分队海上生存训练。六连官兵乘坐登陆艇在海上连续航行。计划一变再变,从一天到三天,再到五天。
海上风大浪高,酷热难当,一些官兵晕船中暑,呕吐腹泻。六连?shy;计划上岸回营休整,哪知上级又下达“夺占滩头阵地、背水攻坚”的命令。他们又演练了“夺占一线滩头阵地”等课目,“打”回宿营地。
如此严酷地砥砺“打赢”能力,在六连的字典中,远不止这些?shy;?shy;
大年初四,人们还沉浸在节日的气氛中,六连却开赴无人岛展开攀崖训练。岛上怪石嶙峋,有的似刀削斧砍,垂直兀立,令人望而生畏。
“六连面前无困难,困难面前有六连。”六连官兵根据实战可能面对的情况,挑选了20多处临海崖壁,抓住涨潮时机,乘着冲锋舟,泛水编波抵近崖壁组织训练。
海风刺骨,海浪滔天。冲锋舟一会儿被托到波峰,一会儿被颠到浪谷。恶劣天候下,官兵们用身体和意志丈量崖壁。这次训练中,他们自制了12种简易器材,攻克了18个训练难关,攀遍了岛上30余处悬崖峭壁,编写了11份教案。
在不久之后进行的攀崖演示汇报中,六连官兵像“蜘蛛人”一样,成功攀上一个高60多米、斜面与海平面呈80度夹角的悬崖。现场观摩的将军点头赞道:“六连没有攀不上的险峰,没有拿不下的山头!”
2009年1月22日,是“硬骨头六连”命名45周年纪念日。六连把曾在连队工作过的老领导、老同志请回“娘家”,让他们看看今日的“硬六连”。
9时整,某综合训练场,两颗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。霎时,数辆新型两栖步战车组成的突击群,过雷场、跨堑壕、越断壁、涉水道、避电子干扰?shy;?shy;向“敌”阵地纵深挺进。
很快,这支由贺龙元帅亲手创立的红军连,迅即到达指定地域。
“打!”指挥员一声令下,战车火舌吞吐,枪炮齐鸣,向“敌”发起猛烈的火力打击。
冬雨绵绵,寒风刺骨,场地泥泞。随后,官兵们从25米手枪速射到400米狙击步枪射击,从火箭筒发射到单兵云爆弹投掷,从钢板靶射击到特种射击?shy;?shy;他们泥泞里滚,水沟里爬,身手不凡。
“真不简单!”观礼台上,45年前、六连被国防部命名为“硬骨头六连”时的老连长张德胜,眼眶湿润,赞不绝口。 (本文来源:新华网 作者:梅世雄)